English

中国人生活时间分配的十大趋势

1998-05-02 来源:光明日报 王琪延 我有话说

生活时间的分配和利用,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对人类社会生活各个侧面的综合反映。为了城市职工进行精神文明建设、闲暇设施建设及制定有关行政措施提供依据;1997年由国家统计局、卫生部、民政部等6单位对全国29省71城市14977位职工实施了《中国职工生活进步调查》,其中并就职工的主要生活活动和主要生活活动的时间分配进行了调查。现依据该次调查资料对我国职工生活时间进行预测,未来我国职工生活时间将主要表现出以下十个趋势。

1、工作时间将不断减少

由于技术进步、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带来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劳动者收入的增加,会带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可能会选择多休息少工作的生活方式:因劳动制度的改变特别是双休日制度在各地的不断落实,全国职工平均工作时间将继续不断减少,1990年我国城市职工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为7小时19分,1997年为5小时37分钟。

2、家务劳动时间不断减少

由于电冰箱、洗衣机、吸尘器等等家用耐用消费品的普及;家务劳动的社会化程度的提高;速熟食品、方便食品、半成品食品的市场供应丰富、生育子女数减少,会降低家务劳动的强度,减少家务劳动时间。1990年我国城市女性职工周平均每日家务劳动时间为4小时23分钟,男性为2小时10分钟。1997年女性职工为3小时3分钟,男性为1小时43分钟。

3、睡眠时间增加之后再减少

一般在经济发展初期,工作、家务劳动占用时间较多,人们的生活受由收入决定的消费水平、消费习惯等等因素的限制,活动较为单调,睡眠时间在相当一段时间呈缓慢增加趋势。但是,并不是一直增加下去。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800—1000美元以后,又呈减少趋势。因为这时人们的时间价值普遍提高,人们时常计算自己的各项活动时间,变得很计较时间。在经济活动之外,人们会在闲暇和睡眠之间进行选择,更多的人会选择少睡眠多休闲的生活方式。

4、闲暇时间不断增加

社会的进步和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工作时间、社会劳动和家务劳动时间的减少,会使闲暇活动出现多元化,一是闲暇活动的种类增加,二是闲暇活动花样的翻新。居民的闲暇活动的水平也会随之提高。由于闲暇时间的增加,闲暇消费支出在生活全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也会不断提高。这从收入水平和旅游活动次数和距离的高度相关关系,可以得到证明。即收入水平越高,旅游活动次数越多,距离越远。以北京为例,1986年职工周平均闲暇时间为3小时56分钟,1996年为5小时3分钟。

5、生存时间不断延长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保健制度的完善、卫生条件的不断改观、优生优育思想不断深入人心以及健康意识的增强,使人们的健康水平将不断提高,寿命不断延长。我国1950年北京女性平均预期寿命为50.2岁,男性为53.9岁;1957年中国11省男女平均预期寿命为57岁;1981年全国女性平均预期寿命为69岁,男性为66岁;1982年男女平均为68岁;1990年女性平均预期寿命为71岁,男性为68岁。从历史的轨迹也可以看出这一变化过程。可以预测2010年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女性可达到为75岁,男性为72岁。大体上相当于日本1985年前后的水平。

6、接受正规教育时间延长

职工平均接受正规教育的时间多少,从根本上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教育支出水平、国家的教育制度、国民接受教育的意识等。根据我国的历史发展以及未来社会经济的进步趋势,在2010年基本上能够普及高中教育。接受大学以上教育的人的比重将大幅度提高。从总体上看,接受正规教育时间会不断延长。发达国家的发展历史也可以证明这一点。

7、性别生活时间差异不断缩小

性别的分工渐渐趋于不明显。因此性别生活时间分配差异在不断缩小。我国未来性别生活时间分配差异缩小的贡献主要来源于闲暇时间和家务劳动时间的差异。因为参加社会的劳动时间和生理时间差异变化不会太大。以北京为例,1986年男女生活时间不平等指标值为158分钟,1996年男女生活时间不平等指标值为149分钟。

8、在宅时间减少

从我国经济发展势头看,高速成长期至少可以持续到2015年,经济的高速增长,对劳动力特别是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会不断增加。这是所有发达国家所证实的。因此,我国未来夫妇共同就业的家庭会增加,总体就业水平也会提高。另一个原因,闲暇活动的户外化趋势。这些原因会导致平均在宅时间的减少。相对来说,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时间由此会减少。

9、上下班路途时间先增加后减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城市的扩大,道路的建设速度赶不上车辆的增长速度,市内交通堵塞状况严重,尤其在上下班的时间更令人头疼。上下班路途时间能减少或不变,这一水平将在2015—2020年才能达到。

10、职工的社会劳动时间价值将不断提高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人们的社会时间价值是不同的。一般经济发展阶段越高,国家的文明程度越高,职工的社会劳动时间价值越高。我国未来随着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加,国民接受教育时间会增加,水平会提高,健康水平也会提高,所以,职工的社会劳动时间价值不断提高,将逐渐缩小与发达国家的距离。

从我国生活时间分配的变化看,劳动时间不断减少、闲暇时间将不断增加,因此,对于如何提高国民闲暇活动水平将成为重要课题。笔者在本文的最后提出几点对策和建议。

第一,提高旅游企业的服务水平。旅游活动是国民闲暇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职工的旅游活动的满足否,取决于旅游企业能否提供良好的服务。目前,我国的旅游企业都忙于开拓旅游市场,重视产品数量忽视质量。从总体上看,服务水平尚不能令人满意,希望旅游企业能够重视提高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旅游产品的需要。

第二,建立生涯学习机制。学习和研究活动是职工闲暇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促进生涯学习健康有序的开展,引导人们由单纯地学面向市民举办各种讲座、发挥各种新闻媒体的优势对市民进行闲暇时间的教育、鼓励居民区或居民自己组织各种俱乐部进行各种学习研究活动。

第三,建立激励公众参与公益活动的机制。公益活动不仅是一种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是一种闲暇活动。为了吸引公众参与公益活动,必须创造能够自由参加社会贡献活动的环境。这主要包括创造和扩大进行社会公益活动的学习机会、建立诸如社会公益活动中心等活动场所、定期发布公益活动信息、设立咨询窗口,也可以考虑建立如欧美一些国家的公益活动信托制度,以便使公益活动受惠的对象得到及时良好的服务。

第四,对于体育设施建设以及鼓励国民进行体育活动的建议。体育活动是职工最普遍最常见的闲暇活动。为了推进体育活动的开展,对体育设施建设以及鼓励国民进行体育活动提出如下建议:在城市规划时,采取工作区域和生活区域分离的战略。在工作区域,稠密的楼群多一些无可非议,这样,反而方便了办事人员。在工作区和各个生活区之间通过地铁进行连接,让生活区域有别于工作区域,在生活区域有更多的空地和体育设施。进一步启迪市民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使全民健身计划深入人心,并落实到实处。

第五,调整产业结构。为了适应国民闲暇时间增加的趋势,应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闲暇产业的发展,这不仅有利于居民休闲,也有利于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就业水平,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第六,继续增加教育投入。为了提高国民的生活质量和国民闲暇活动的水平,必须实现经济的持续不断地增长,国民素质的提高是实现科技进步和经济持续不断增长的源泉。加强人力资本投资特别是其中的教育投资,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